Header image  
黃山高  
  [ 作品首頁 ] [ 旗山奇首頁 ]
 
 

客家本是中原漢族,由於迭經戰亂流離,輾轉遷徙南方,養成堅忍、卓絕、獨立奮鬥的客族俗語「硬頸」精神。

「客家」名稱的由來,在五胡亂華中原人南遷時,雖已有「給客制度」,但五胡亂華直到唐末黃巢之亂,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後經五代紛爭及至宋太祖統一中國,客家民系才自成一系,「客家」名稱於此時宣告確立。

客家原活動範圍大約在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漢水流域以東的中原地區,後經戰亂流離而遷徙客居全國各地。

客家先民由中原遷居南方,然後再流徙各地,計有5次大遷徙~~~

  第1次遷徙由東晉永嘉之亂、五胡亂華所引起,中原居民迫不得已南遷至鄂、豫南部,到達皖、贛,沿長江南北岸直至贛江上下游。

  第2次遷徙受唐末黃巢事變影響,其間80年中原到處干戈,民不聊生,由第一次南遷舊居再遷至皖南、贛東南、閩西南,以及粵之東北邊界。

  第3次於宋高宗時,金、元相繼入侵,受金人南下和元人入主影響,從第2次舊居再遷至廣東東部和北部。

  第4次受明末流寇之亂及清朝滿族南下入主中原的影響,客家先民一部份遷至廣東中部和濱海地區,以及四川、廣東、臺灣等地,一小部份遷至貴州南邊及西康會理。

  第5次於清同治年間,受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影響,一部份先民遷至廣東南部與海南島等地。

5次大遷徙的動機不外乎外患、盜匪、饑荒等因素,先民在遷徙途中備受艱辛,由於這些遷徙的苦痛,造就了客族堅忍卓絕和吃苦耐勞的特性。

由前述遷徙過程可知,客族在1645年到1867年進行第四期遷移時到了台灣,客家遷台大約始於鄭成功敗亡時期,鄭氏舊部眾頗多逃亡南洋,嘉應(廣東省梅縣)客家遂向鳳山、彰化、諸羅一帶遷入,這是客家渡海開拓的先鋒,但因人數甚少,受漳、泉人歧視,當時政府甚至下令禁止客籍人士來臺。

高雄縣政府發行的「高縣客家社會與文化」叢書記載,客族在台移民原因,一部份因無法抵擋漳泉人進逼而遷徙,轉往下淡水溪以東蠻荒地帶拓墾,康熙35、6年(1696-1697)客族先民大量來台墾殖時,漳泉人已在海、河沿岸一帶建立墾殖區,於是客人依附在同為漢族的庄社,於萬丹街東北六里麟洛河川地建立「濫濫庄」(即河水容易氾濫成災,且土質鬆軟遇雨易成濫泥的村莊),並設立拓墾疆土的標誌「開庄伯公」,大批客人陸續湧入,濫濫庄地稀人稠,四周又有漳泉人進逼,且河川常氾濫沖蝕田地,只得冒險向鳳山八社地區開墾。

經數年墾拓經營,而在下淡水溪流域的東岸建立了許多客庄,到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事件時,客庄組鄉團自衛,屏東平原上客庄已有13大庄,64小庄,主要分佈於下淡水溪、東港溪、林邊溪3大流域平原,即今武洛、長治、麟洛、內埔、竹田、萬巒、新埤及佳冬等地區。

在這一窩蜂移民潮中,東港便是漢人進入下淡水溪以南墾殖與商販主要出入港口,漳泉人墾拓成果遠在客人之上,客人一方面對付漳泉人進逼,又受到鳳山平埔八社包圍,不得不借朱一貴事件,聯合組織自衛武力,促成客籍團練的建立。

這些大小不等的77庄共編制為7營,並在亂事結束後改制為六堆,以常備性的鄉團組織而存在,各堆公選總理、副總理,再推選全堆之大總理、大副總理,平時各自散為農耕之民,有事則奉召從軍作戰,如此相互支援,以鞏固墾殖地,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鄉團組織。

朱一貴事件,客人組織的六堆義民軍協助官方,因客家人有功於清廷,藍廷珍乃奏請解除粵籍人士來台限制,清廷肯定客家人的忠誠,康熙65年起始許可廣東省客家人遷居台灣,從此閩粵人來臺移民皆享受同等待遇,客籍移民來臺逐漸增多,且多遷徙於丘陵地帶,目前分佈仍以桃園、新竹、苗栗等縣較集中,高雄縣美濃、杉林、旗山和屏東等地也是重要聚落,除嘉應州所屬各縣客人之外,潮州、惠州客族也紛紛跟進,主要定居在嘉南平原地區,其後有福建省汀州客家人在中北部一帶定居,包括苗栗、新竹、桃園等。

台灣客家人約有3百萬人,約佔全台人口百分之13,主要散居在農村地區,新竹、苗栗二縣有三分之二是客家人,彰化百分之30、花蓮百分之40、台東百分之25、台中百分之20、高雄百分之10是客家人,而美濃鎮約有百分之97是客家人,被譽為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香格里拉。

2003.2.27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