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image  
黃山高  
  [ 作品首頁 ] [ 旗山奇首頁 ]
 
 

    美濃鎮為全國最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鄉鎮,傳統手工藝「油紙傘」,不但享譽全省,而且名聞中外。

油紙傘具有中國古典浪漫情懷,洋傘登陸後,因其輕巧方便,使油紙傘自1960年至1973年之間,幾乎完全無人問津,後來在藝文界人士巧思之下,於傘面上作畫題詞,山水花鳥躍動於紙傘收合之間,展現出古樸優美的萬種風情,在藝術界撐出一片燦爛輝煌的天空,更在世界各地,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特色的表徵。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創辦人李鴻鈞,十餘年前有感於本土文化日漸沒落,不忍見美濃故鄉延續鄉土工藝之油紙傘老廠「廣振興」就此消逝,毅然返鄉致力於傳承本土文化藝術油紙傘之保存與推廣工作,拜劉運招老師父為師,傳承衣缽,並將已有50年歷史的「廣振興」改為「原鄉緣」,一步一腳印地推動客家文化。

1989年於美濃鎮中山路成立「原鄉緣紙傘廠」,將美濃油紙傘從實用型轉化為典雅的裝飾型本土工藝品,秉持「原鄉繫情意,傘緣傳千里」的原鄉客家傳統精神,賦予傳統手工藝「油紙傘」一股現代使命感,充滿原鄉古典美感的藝術品,因而躍登大雅之堂。

    基於發揚本土文化美濃油紙傘及客家文物的鄉土情懷,李鴻鈞塑造「以傘結緣」的文化村,以寬敞空間和多元化內涵,開拓美濃客家文化的新領域,迎接紙傘工藝的新時代,推動客家文化的新脈動,設立「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自1994年落成啟用,巍峨的紙傘造型招牌、中國式古典宮牆的外觀,以及牌樓式的寬敞大門,牛車輪鄉土典雅的裝飾點綴,吸引各地人潮注目的焦點,成為最具客家文化代表的「香格里拉」。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結合古典及現代之美,其本土文化藝術作品,不只定期於國內展覽,同時也推展至國外,美濃油紙傘融合舞蹈動態之美,呈現中國傳統摺扇之外的另類手工藝品律動美感。

    雖然美濃油紙傘從日常生活開展至藝術新天地,但與所有藝術品一般,仍然具有曲高和寡的瓶頸,「原鄉緣紙傘文化村」經營初期,仍然苦撐過許多風雨飄搖的歲月,直至「美濃民俗村」以集結美濃客家文物於一區的方式崛起,並大發利市後,「原鄉緣」才改頭換面,以「原鄉緣文化村」新風貌,而財源廣進。

    廣華興紙傘廠負責人曾啟華,配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推廣地方民俗產業發展計劃,結合地方各項產業菁英,成立「美濃民俗文化村」。

    美濃鎮保有各種傳統客家文化,除了詩情畫意的油紙傘之外,近幾年還新興了手拉胚美濃窯業,全鎮到處充滿文化氣息,曾啟華為了結合這些文化產業特色,介紹美濃鎮人文地理、生活習俗,和本地區豐富的觀光旅遊景點,設立「美濃民俗文化村」,成為美濃鎮唯一的「村長」。

    美濃民俗文化村,以古樸的三合院中國傳統建築,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氣息,村內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吃喝玩樂應有盡有,除了美濃招牌油紙傘之外,還有美濃特產、鄉土小吃、民俗古玩、雅石雕刻、民俗茶坊、陶藝製作和客家美食等。

    油紙傘,具有中國古典浪漫情懷,洋傘登陸台灣之前,美濃客家手製油紙傘,已撐過數不清的風雨歲月,洋傘登陸後,因其輕巧方便,使油紙傘幾乎完全無人問津,僅靠著當初從潮州來台的幾個師傅,秉持薪傳藝術的熱忱,將油紙傘倔持著不甘釋手,執著地保存紙傘文化。

    後來在藝文界人士巧思之下,開始在傘面上作畫題詞,山水花鳥,於紙傘收合之間,展現出古樸優美的萬種風情,油紙傘在一片風雨飄搖中,被洋傘遮蓋十三年之後,不但躲過了風雨的侵襲(油紙傘現已少人用來遮雨),更早已衝破烏雲,在藝術界撐出一片燦爛輝煌的天空。

    而廣華興紙傘之家,就是「撐過風雨歲月」的紙傘廠之一,曾啟華夫婦是紙傘製造的第三代傳承者,在美濃民俗村裡,廣華興不但有這種古典中國藝術品的門市部,還有一處紙傘教作研習所,傳衍優美的中國文化藝術品。

除了傳統的傘藝,新興的美濃窯業,有「東門窯」在美濃民俗村內設有陶藝製作教室,現場教學和彩繪,讓有興趣的遊客玩陶、手拉胚,親自掌握、拿捏出自己創作的美妙藝術品。

「美濃民俗文化村」開啟賺錢門道,「原鄉緣文化村」跟進大發利市,使美濃兩處文化村每逢假日遊客如織,成為必定塞車的文化景點,對於帶動地方觀光事業功不可沒。

                                          台灣日報「台灣風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