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image  
黃山高  
  [ 作品首頁 ] [ 旗山奇首頁 ]
 
 

    「台灣鄉土文學之父」鍾理和生於1915年,其父祖籍廣東梅縣,世居屏東,代代務農,八歲隨父遷居美濃「尖山仔」,在父親經營的農場當助手。

  他是日治時代小學高等科畢業,在村墊讀漢詩一年半載,因酷愛文學,耽溺於小說而沒考上中學,卻能無師自通以白話文寫作,在漫長崎嶇的文學坎坷道路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顛躑踉蹌,最後竟吐血終結在這條不歸路上,而被譽為「倒在血泊的筆耕者」,短暫的有生之年,無論生活多艱苦,從沒有一天放棄過文學。

    鍾理和19歲時,愛上比他年長3歲的同姓女子鍾台妹,因愛上同姓女子而不容於家庭與世俗社會,憤而與台妹相偕奔往中國東北,這些感情經驗及往後生活的艱苦煎熬,加上他豐沛的情感,而寫出「笠山農場」、「奔逃」等無數感人的不朽作品留傳後世。

    31歲舉家歸台,戰後故鄉民生凋零,又不幸罹患肺疾,長子摔成駝背,次子夭折等打擊,使他痛不欲生,幸得識林海音女士及鍾肇政先生,受鼓舞而參加「文友通信」,常發表作品於「聯合副刊」,有「復活」、「野茫茫」、「菸樓」等系列作品,均是隱居鄉村期間的親身體驗,充分表露出農民心聲,展現鄉野情趣。

    1960年,鍾理和臥病白榻,在病床上修訂小說「雨」時,舊疾復發咳血而死,享年46歲,這位台灣鄉土文學的先驅,於瀰留之際召其家人囑咐:「俺死後一定愛將留下來的稿子燒淨淨,俺介後代呣做得再從事文學,『笠山農場』不見問世,死而有憾!」

   他短暫的生命並未因此而黯淡無光,反而爆發萬丈光芒,照耀原本黑暗坎坷的台灣文學之路,其作品詳實記錄那個時代平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充分流露出悲憫情懷以及人道精神,有如一股清流注入文壇,為台灣文學開創新生命。

    文學界為了紀念他,1979年,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和張良澤等六位文學界名作家,發起籌建「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地方人士更把美濃鎮中正湖畔的一座新橋題名為「理和橋」,以紀念這位為文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敬作家,紀念館土地由鍾理和家人提供,即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尖山山麓,紀念館興建期間還是在戒嚴時期,因平民集資興建紀念館之事轟動全台,一方面據稱因政府出面干預,一方面也因資金不足,1980年動土後,直到1983年8月才完成一樓,2樓直到3年後才完成。

    館內除了收藏鍾理和個人手稿、作品外,台灣地區作家的手稿、著作也在收藏之列,期望能達成「台灣現代文學史料館」之目標,這座由民間集資合力興建的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包容了文人優雅書香氣息,1989年成立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結合眾人之力,除維持紀念館開放經費外,並陸續舉辦文學營和文化講座,承先啟後,散播文化種子。

    2002年10月23日,高雄縣長楊秋興專程前往笠山下給鍾平妹91大壽拜壽,鍾鐵民老師以無私無我的文人超然物外胸襟,慨然將鍾理和紀念館、台灣文學步道等地上物連同土地等財物,在楊縣長見證下一併捐贈給鍾理和文教基金會,使之正式成為公眾文化財,這項幾乎點塵不驚的簡單捐贈儀式,卻是台灣文學史上空前最貴重、最龐大的財物無償轉移,鍾鐵民不愧是鍾理和的長子,氣宇非凡,認知他父親早已非他個人或其家族所能獨占,而是屬於整個台灣鄉土,為「台灣鄉土文學之父」。

                                                  2002.12.4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