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追尋•被遺忘行善團【悟真社】的足跡

曾茂源

(已校正)

  歲月易逝,時光隧道,時殊風異,追尋及溯源,日本帝國在明治廿八年間進入,台灣統治三十餘年初期。昭和二年端月(西曆一九二七),至今將近七十九年漫長歲月。

  在旗山街上有位紳耆“陳啟雲先生”,出生於明治九年二月十五日(一八七六),先父陳先贊先生教子有方。

  陳啟雲先生睿知明鑑,憂心忡忡,耿耿於懷,台灣本土母語化,唯恐將來被日本帝國之教育文化薰陶習染之下,又跟日本大和民族逐步融和共同生活,終被融和一體,並且又承奉日本本國歷史地理教學,悠遠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蠶食。

  倘若台灣人民仍然渾沌無警覺心,可能危害到本土優美語言文化,掉落日本人的陷阱,甚至逐漸在台灣島上,消失,殆盡。

  台灣本土語言之優美文化,譬如「牽手」兩字,就是夫妻之稱呼,是多麼甜蜜可愛,兩位結婚後,永遠廝守是至頭偕老,心與心相繫連綴在一起。例如「G礡v兩字,即日月夜一生互相陪伴隨行,環遊世界各地每角落,為「遊玩」的意義。以及「白雪雪」、「黑嘛嘛」等優美疊字句。

  於是陳啟雲先生,全力以赴投入,不畏辛勞,積極不倦奔走各方,拜訪地方上士紳、耆老、碩學人士,共同參與深耕探討對外宣導,其本土語言文化之重要性。尋訪當地人士徵得共識,並且呼籲儘速搶救鄉土語言,勿被走入歷史。

  爰此,陳啟雲先生,首先創舉籌備組織社團,運用大眾經濟力量協助挽救,發展出建構台灣意識的本土文化工程。

  開展,啟迪下一代子孫,讓彼等知道自己的出身來歷,進而明白將本土文化意識,為磐石其本大業而奮鬥。

  並且禮聘漢學塾師,在旗山街天后宮東廡(ㄨˇ),設置學堂授課,啟蒙童稚,培育英才,作為搖籃聖地。

  於是擇吉昭和二年四月初成立籌備處,暫借用天后宮東廡,教導學子經研本土母語文化,避免遭遇失傳命運使其復活,進而重然薪火傳承後代,子子孫孫於萬世。

  籌備處成立後,積極快速處理繁雜事務,訂制桌椅,購買書籍課本教材,預備文房四寶等,暫定授課學子限額三十人。另外在天后宮大廟東側倚靠壁角一隅,興建一座「惜字紙」焚化爐。

  揭櫫(ㄓㄨ)綱目,主旨在促使學童領悟勿迷惑未來,應切實確保,留存傳統固有,為人互尊重道德規範教育,而強調勿遺忘本土母語之精髓。

  促成意涵,中堂左右上方各懸掛著一塊匾額,右方「悟門」,左方「道真」,命名「悟真社」,喚起民眾勿忘本為長遠傳承。並於東廡中堂,正中央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右側倉頡制字先師,及左側文昌大帝君三位神君牌位,以勵學子灌輸進德修業,俾得使他日貢獻社會。

  陳啟雲先生,雄心勃勃,心中欲再擴充,創辦醫療部服務桑梓的念頭。因感觸到天地造化不公,發現貧窮家庭三餐無繼,而又逢臥病在病床上呻吟哀痛,家中經濟將受牽連崩潰,內心浮現憐憫之心,激發感嘆的情緒沸騰,又回想一下權衡自己的力量,缺乏雄厚經濟資源無法達成,r施濟眾,矜孤恤貧,來幫助弱勢族群。而且細察到地方防疫即醫療設備不足,未能達到一般民眾的需求,回光生命權益,貧苦街民無能力就醫,醫治自己的疾病而痛恨自己無經濟能力加以治病。

  至此,內心欲加速付諸實現,再度向當地士紳、耆老提議計劃方針,能運用群眾社會資源與力量參與,增設醫療門診部門,嘉惠人群,是多麼溫馨人情味。

  在清風吹拂之下,陳啟雲先生向外招來志同道合人士,共襄盛舉,內中部分人士各自交頭接耳,互通慈善訊息,造就極大影響力,各自招募新會員,在短短時間內,由各角落自動蜂擁而至,報名參加公益慈善工程活動行列,會員人數突然增加百餘人,眾會員有所同感,患病者眾多,加上地形開發環境變化,例如排水溝系統設施簡陋,容易淤積污水,引起蚊蟲孳生,加速繁殖帶來病菌,水井又設在離廁所不遠,極不衛生,又無殺菌消毒配套設施,周圍環境髒亂不堪,與人生壽命息息相關不可不察,另一方面即刻宣導衛生教育,輔導人民基本衛生常識。

  至此,有必要增設門診及療養所二部門,於是昭和二年五月十四日,正式提出造福地方方針計劃方案議題。會員每個月月初,酌取繳納會費,做為醫療基金,大會共同熱烈討論議題,有深刻全盤了解,終歸獲得全體共識,專案附議通過議題。

  正式推派德高望重人士為本慈善社團委員數名,並推薦陳啟雲(年五十一歲)為首任會長,委員會之成立,打下扎實的根基制度,掌理各部門行政財務業務。

  成立大會後,並且宣導生命認知與詮釋,誘導人生之意義,影響多麼重要。

  旗山街貧困家庭與患者,感謝陳啟雲先生創辦「悟真社」慈善社團,象徵一個新時代的福音來臨,連結愛與健康,發出一道曙光新希望,讓別人生命更完整,而安和樂利造福社會。

  門診設立在永平街路口,邀聘新竹名醫蔡江河先生,畢業於台北醫事專門學校,今之台北台大醫學院之前身,不及數載蔡江河先生辭職「悟真社」醫療職務,在斜對面自創立,行醫掛牌「蔡江河病院」,陳啟雲先生而後重聘科班出身的蘇壁琮醫師繼續醫療業務,同樣情況蘇壁琮醫師,不及年餘也離開,獨立門戶在天后宮廟後,今中山路自建造仿巴洛克二層洋樓,懸壺行醫濟世,命名「蘇壁琮病院」。

  蘇壁琮去職後,陳啟雲先生三度在聘請蘇明玉先生擔任主治醫師,光復後由蘇明玉醫師,女婿連德元先生繼續行醫服務人群。

  至於靈鼓太平寺坐落在鼓山公園南側,靈鼓太平寺前面庭下坡階梯下,就是旗山灌溉水圳之太平橋山坡下面,「悟真社」社團,建立療養所一棟,收容重病患者醫治疾病。

  靈鼓太平寺,由日本人所興建立,於明治四十一年竣工(西曆一九○八年),內供奉一尊主神全身鑲貼金箔,金碧輝煌,絢爛奪目的「觀音大士」立像,身高一公尺餘。

  陳啟雲先生,於昭和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榮獲高雄州知事正五位勳四等,赤堀鐵吉先生,頒賞表彰狀一紙及花瓶一個,表揚對地方之貢獻。

  備受地方人民敬仰稱讚為濟人益世,留下綺麗的一頁,陳啟雲先生於昭和十八年八月一日,經州知事許可,更改日本姓氏為東田啟文,於民國四十一年九月十二日,乘鶴西歸,享壽七十六年。

  陳啟雲先生,就是現在任職旗山鎮公所財政課長陳企元先生之令先祖父

 

認識台灣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