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江明樹作品欣賞


回作家首頁】【回旗山奇首頁

旗山圓潭童謠


一釣二釣釣蛤蟆
三釣四釣釣惡蛇
五釣六釣釣混沌鰻
七釣八釣釣草尾蛇
九釣十釣釣老鼠狸


  釣蛙!童年位在鄉下而年齡超過四十歲以上者,絕大部份皆有此經驗。
  釣蛙技術可以培養,但有些不是那麼容易學習的,技術高者憑口技引蛙,一小時下來可釣一兩斤,低者一小時釣不到一隻,但等待的滋味,咬餌的緊張,比之釣魚並不遜色,目前釣蛙活動幾乎絕跡,市場上販售的是人工養殖,事實上,台灣蛙類因農藥的濫用而減少,魚類在河川的中上流乾淨處尚有存活空間,但太乾淨的溪溝蛙少,所謂「水清無魚」,其實魚還有,改為「水清無蛙」應更符合目前事實。
  釣蛙,有時運氣不好,會釣到其他動物,蛙是最常釣的,童伴中未釣過蛇的幾乎沒有,有些以為釣到大蛙,還不小心裝進蛙袋內,嚇得丟下蛀袋,待蛇從蛙袋爬出,蛙也跑掉不少,那好不容易釣到大蛙跑了,傷心自不在話下。
  這首圓潭的釣蛙童謠,小時候祇有大人、學長們留傳二段,由於筆者從小即立志當作家,想像力不弱,串接成五段且保持押韻,這純粹對童伴調侃兼惡作劇,尤其捉弄剛下竿的童伴,這首童謠唱出可讓其氣得牙癢癢地,甚至九竅生煙,一開始即釣到非蛙類,不倒楣也會衰,童心感不吉,再釣數量不會多,搞不好回家還挨父母罵。
  「一釣兩釣釣蛤蟆」,「蛤蟆」兩字國語發音ㄏ丫ˊㄇ丫ˇ,釣蛙,當然要餌,餌以蚯蚓、小青蛙為多,青蛙吃餌,蛤蟆與青蛙同科,自然也吃餌,據說蛤蟆皮能當中藥(另名蟾蜍)蛤蟆與草尾蛇皆被稱天公子,其肉有毒吃不得,釣到蛤蟆,餌被吃掉,再抓餌重綁徒費周章,有時一條水溝好多人在釣,再重綁只怕被人釣光了!
  「三釣四釣釣惡蛇」,惡蛇有誰不怕,男生上學帶著一條死蛇,隨便用到女生桌子,必引得女生們齊聲尖叫,再解說就脫褲放屁了。
  「五釣六釣釣混沌鰻」,鰻類與土鯊繕魚一樣喜食蚯蚓,混沌鰻原是黃秋藤布袋戲的惡主角,拿來套用,只為押韻。釣到鰻類次數比蛇要少許多。
  「七釣八釣釣草尾蛇」,草尾蛇,無毒,是道地的天公子,本來也是殺不得的,但長相讓小孩看得不舒服,釣到的次數卻最多,被摔死在地上不計其數,若被天公伯討命,一定是殺害草尾蛇過多。
  「九釣十釣釣老鼠狸」,「狸」台音bai,才符合押韻,老鼠會吃蚯蚓,青蛀嗎?會!絕對會,且比釣到鰻類還多,至於狸「果子狸」不可能釣到,祇為合韻。
  早期,一般兒童的認知觀是單純的,不像現在電視兒童如此複雜,釣蛙吃極其平常的,蓋人是萬物之靈,人主宰一切,人吃蛙肉合情合理合法。
  小時候我們看到蛇要吞蛀,升起一股同情心,會以石擊蛇救蛙,人要食才能活,葷素不拘,蛇要食也才能活,且一定要葷,人吃蛙可以,蛇吃蛙不可以,人要控制世界,人自己活不讓其他動物活,那救蛙之舉不過是一濫情,骨子裡是自私的,童心是善是惡,孟子荀子論糾葛令人矛盾且迷糊,怎麼解釋都可以。
  兒童捉蛙撒米養小鴨,待長大了,母親抓去宰殺,必罵「殘忍!黑心肝!」甚至同情地掉眼淚,待眼淚一擦,看到桌上擺出好吃的紅燒鴨肉,壓根兒忘了活鴨的可貴生命,這是貪圖口腹之慾的私心作祟。
  早期的水牛耕田,臨老又被屠殺,有人吃雞鴨吃豬羊,而不忍食牛肉可以理解;如今水牛幾乎在農田絕跡,耕田完全為鐵牛取代,台灣大量進口澳洲牛肉,這種肉牛與豬羊有何區別,若以佛教說法吃牛肉罪比吃豬肉更重,那信回教者完全會被打入地獄,宗教是勸人為善的,各種宗教互相尊重,否則佛教與回教必尖銳對立,嚴重更導致宗教戰爭。
  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但傳統的道理不變,孟子與齊宣王對話,齊宣王說不忍牛穀練(恐懼)!以羊易之,孟夫子聞之心有戚戚,很可以讓現今膠柱鼓瑟的佛教徒省思!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註)
註:蕉城將繼續探討人性與宗教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議論。


回作家首頁】【回旗山奇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