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奇人文劉敏貞

日期:200809
蕉城風情—旗山

 

 

一、前言
(一)、研究動機
  有『香蕉王國』美名之稱的旗山,許多人對它的刻板印象就只是停留在出產香蕉,早年旗山以種植香蕉聞名,香蕉為旗山人帶來豐厚財富,帶給旗山經濟繁榮,很多旗山人因種植香蕉而致富,造成旗山經濟的奇蹟。
  除此之外,是否有人曾經發現,旗山本質上是一個歷史小鎮呢?從地名由來、原住民、廟宇……等發展來看,在旗山的每一個角落,處處都是歷史的紀錄,可惜的是,彷彿沒有太多的人去深入瞭解,隨著旗山耆老的逐漸凋零,歲月曾經在旗山身上所刻劃下的痕跡,已經快被後世遺忘。一路看著旗山從純樸小農村轉換到現代化的筆者,內心有著無限感慨,雖然整個鎮並沒有非常廣大,但裏頭卻藏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氣息,是值得後人好好了解與保存。
  筆者雖然身為美濃人,從小卻在旗山成長,對於旗山更是有一股特殊又熟悉的情感,尤其每當從美濃回到旗山時,看到美濃客家子弟為自己家鄉那種努力奉獻的精神,內心的聲音總是會不斷呼喊著筆者,是否也應該為旗山付出關懷,將它的歷史再度挖掘出來,讓逐漸被人遺忘的歷史記憶,重新找尋回來。
  因此,盼能藉由這次機會,好好的將孕育筆者成長的地方,做一番深入瞭解與探討,讓旗山小鎮能夠給自己與大家有更深層的認識,不會當別人問起旗山特色時,答案永遠只停留在『香蕉』。

(二)、研究範疇與限制
  首先對旗山鎮的原住民進行認識,才能瞭解原住民與整個大環境旗山發展史的關係,緊接著從旗山開發過程中找尋出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從中探討這些歷史事件帶給旗山的影響。然後再藉由對當地文化象徵─『天后宮』的瞭解,來擴展認識旗山其他重要建築,並且介紹一些具有歷史意涵的旗山古蹟;最後再深究旗山地方產業與整個旗山經濟的巧妙關聯,做為此研究的最後篇章。
  在研究限制上,因為旗山的廟宇與重要建築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礙於筆者目前的時間與能力,僅挑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進行探討;至於小吃方面,雖然旗山小吃常是饕客駐留之地,但此次的研究偏向於歷史文化探討,因此『小吃』不列入此研究範疇之內,盼往後能夠有機會進行小吃的相關研究。

(三)、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瞭解原住民與旗山鎮開發過程的巧妙關聯,然而在此過程中,所造成的族群械鬥,使得原住民、客家人、河洛人是如何應對當時情況;建築方面,是何種的歷史背景之下,形成旗山鎮古蹟建築的林立,身為旗山鎮的居民,對於這些歷史古蹟,該如何來面對,以上皆是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緊接著再進一步追問:平埔族在如此的環境衝擊之下,是否已經真的消失不見?開發過程中造成的閩客械鬥,究竟形成多大影響?古蹟建築帶給居民的影響又是為何?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地方。

二、平埔族與旗山開發過程
(一)、大傑巔社
  大傑巔社原本居住在高雄縣路竹、茄定鄉靠海一帶,隨著漢人的到來,他們遷徙到『羅漢內、外門山』,亦即為高雄縣旗山、內門兩地。番俗記載,『大傑巔社,在羅漢門』,無差徭,『內門、外門』,皆其社地也。依據上述與文獻考察,大傑巔社分佈在羅漢外門的範圍從『西北遠達內門鄉觀音亭的番仔寮,亦即觀亭村『番仔路』,而東北到施里庄,即現今旗山市鎮的北部邊緣,東則以楠梓仙溪為界。
  康熙末葉以前,漢人移墾者已在大傑巔社主社北部不遠處,建立『施里庄』(旗山鎮市區),以及『北勢庄』(三協里北勢庄),漢人聚落增加,顯示漢人拓墾此地日增,對當地大傑巔社族人的生存空間,再度造成即大壓縮。
  最後臺灣經過滿清官員強力執行「帝國同化政策」後,經過了二百多年,到了1887年(清光緒13年)時,臺灣西部的廣大平埔族人可以說大部分已經『數典忘族』,平埔族人漸漸被漢人同化。

(二)、遷移背景
  高雄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其散居縣內的族群,除最先遷入的原住民外,尚有客家、福佬、新住民等族群,然而最先抵達的原住民,為何最後反而佔居弱勢,是否與客家、福佬族群和原住民之間有關?
  高雄縣原住民在高山族的分佈是以鄒族、布農族、魯凱族為主;平埔族則是西拉雅族支系的馬卡道族之大傑巔社。
  根據後人推測,在明朝時期,活躍於高雄縣山區的大傑巔社人可能生存在封閉淺山區,所以未被漢人發現。隨著明朝亡國,鄭成功與施琅先後征台,在漢人官兵壓迫之下,原本居住在高雄縣靠海路竹、茄定鄉的大傑巔社人,只好被迫向內遷移,於是到了內門旗山一帶。至康熙末年,漳泉粵人士陸續進來,由於耕地有限,福佬人以絕對的優勢佔領旗山,而部份平埔族卻被同化,至於不甘同化的原住民往更深的內山遷移。
  受到漢人侵耕進逼的結果,致使大傑巔社族人只好選擇被徵召到『六張犁』(旗山鎮永和里東北的六張犁)的隘口把守生番,以為漢、生番之間緩衝。這次的遷移是奉官命徵召以禦『番』,並給予田園,以為『贍養』之用,從此大傑巔社開始退出內門鄉,移往『六張犁、土地祠』,到了嘉慶中葉,大傑巔社群已經全部移往『隘口社』,以便『一面擔任防禦生番任務,一面從事開墾田園』。
  在漢人拓墾進逼的腳步從不停歇之下,該社族人因『乏銀費用』,不得不承典,或承賣其土地於漢人,尤其漢人以招贅方式或詐騙方式侵佔其田園土地,逼迫族群失去安身的土地,最後大傑巔社不是被漢人同化,就是四處遷徙流離。

(三)、開發過程與地名由來
1、開發過程
  旗山鎮全境為山地、丘陵與平原接壤的地帶,素來形勢險要,清朝時大清【台灣誌】稱,台灣為化外之地,荒蕪之區,林木遮天,荊莿丈餘,麋鹿成群。
  在古代未開發時,雖然擁有豐沛溪水,除南方河床、河邊有馬卡道族在水源充足地帶建立了大傑巔社外,大部份土地是旱地,而早期居於甲仙之布農族則經常出草到旗山口隘附近,因此鎮區變成山地與平地先民生活衝突的緩衝地帶。
  旗山鎮的開發係始於康熙末年以前,由鳳山地方由嶺口北上的漳州人,以施里庄及北勢庄為中心,進行零星開發,不久卻因『遠社生番乘間殺人』而中止,雍正以後再度拓墾,略具規模。乾隆初年以後,蔡、鄭兩姓之人又開始深度開發,第一批大量漢人長住入墾旗山,拓墾今蕃薯寮南北的北勢庄、圓潭庄一帶;繼而開拓南部之溪州庄、磱碡坑庄、北部之萊仔坑庄、溝坪庄(猴坪)等地。
  乾隆17年之前,『蕃薯寮』首度出現,顯示漢人此時以大規模拓墾羅漢外門,成為當地的優勢族群,遂將原為大傑巔語的『施里』地名,改為漢人的『蕃薯寮』,而且從『蕃薯寮』地名可知,該地大都屬於旱園,其實,旗山鎮開發的動力,是鳳山地區人口壓力北向紓解的管道。因為,蕃薯寮庄位居於阿里港街與台南府城之間交通孔道必經之地,又於乾隆中葉以後,瀰濃平原地區積極開發,不但提供當地農產品的需求,也為當地東方安全的屏障;加上1762年(乾隆27年)以後,大傑巔社族人奉派駐守六張犁隘口,蕃薯寮街北部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才能夠穩固發展而成為『蕃薯寮街』。
  至於蕃薯寮地區的進一步發展,要等到日治時期,當局重視旗山鎮的蔗糖、及香蕉輸出以後,尤其是興建旗尾糖廠,並修築糖廠之後,不僅帶動該地的產業,也吸引大批的外地移民,造就昔日旗山的繁華。

2、地名由來
  旗山地名的沿革可以說是變化多端,從最初為『施里庄』,到了1755年,更名為『蕃薯寮庄』,1888年,又改名為『太平庄』,但是民間仍習慣使用『蕃薯寮庄』。至日治時期,又改名為『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直到戰後才稱為『旗山』。
  然而在如此多的舊地名中,蕃薯寮是最常聽到用來稱呼旗山的。關於旗山舊稱『蕃薯寮』,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旗山鎮誌記載,清朝以前旗山並無村莊,每天往返此地的行人,只見一位老婦人在路旁蓋了一個茅寮居住,她販賣蕃薯糊以供過客充飢休息歇腳,久而久之就稱此地為蕃薯寮。另一種則是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屏東里港一帶的民眾,要運送蕃薯至台南一帶,因交通不便(當時用牛車運送)路程遙遠,於是在旗山設『寮仔』,一來可以休息住宿,二來可以放置蕃薯,作為運送的中繼站。後來就以蕃薯寮為此地地名。直到日治大正9年,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日本當局鑑於名稱不雅,且寮字不能含蓋市街型態,加上當地茅寮漸少,改建瓦房,再加上東北方有旗尾山,狀似清代蛟龍旗,且為旗山最高之山,因此改為旗山街。戰後,鎮民堅持更名為旗山鎮,彰顯境內名山及不忘本源的精神。

三、蕃薯寮街與瀰濃庄的閩客瓜葛
  明清以來,大批的泉州、漳州人,離鄉背井、放棄故鄉貧瘠土地、耕作困難,大舉播遷,陸陸續續定居『外羅漢門』、『蕃薯寮』,開拓新天地,以便作為未來永久居地。之後,有一批客家籍族人,舉家湧進台灣,渡過荖濃溪,進駐新威,瀰濃等地區,開始擴展耕地領域,立足安頓定居,以務農為主。
  在福佬人蕃薯寮勢力逐漸穩固之際,六堆客人也往屏東平原西北推進而進入與蕃薯寮僅隔楠梓仙溪相望的瀰濃(美濃)一帶。因為美濃鎮西南方與河洛族群的旗山鎮毗連,兩個互異的族群在相鄰的地區拓墾,為爭水源與土地,難免會發生衝突,再加上雙方的『生活』、『習慣』、『語言』不同,因此族群分類械鬥的場面經常上演。
  最為嚴重的一次是,1786年(乾隆51年)爆發林爽文事件,瀰濃陷入被莊大田等起事福佬人圍困毀庄之險境。解危之後,瀰濃客家人因此懷恨在心,乃侵入旗山地區進行掃蕩,從此瀰濃與蕃薯寮結下深仇大恨,不過令人慶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的隔閡至今幾乎已消失不見。

四、精神堡壘—廟宇
(一)、旗山天后宮
1、旗山天后宮媽祖的由來
  根據考證,老嫗販售蕃薯粥地點,在今永安街延平路交叉口大排水溝旁的土地公祠,乾隆44年『奉獻預絕棍害示告碑』原立於此,當年以土地公祠為起點擴散而建築的房子,非常零亂極像今日的違章建築。然而此時,媽祖開始有人供祀,地點即是今日的建新百貨行(原旗山戲院),與土地祠一樣簡陋,但隨著旗山人口頻增,媽祖信徒亦隨之增加,尤其外地人進來旗山謀生,不論做生意或做工都是離鄉背景,祈拜媽祖順利平安,或祈求心靈寄託乃正常之事。媽祖的有求必應,兼顧救難、解厄、事業、婚姻、生產、醫療等疑難雜症,而外地客在旗山落地生根後,工作事業皆順利,信仰媽祖更加虔誠,本著有燒香有保庇,故旗山流傳著一句諺語:『旗山媽祖廟,疼惜出外人。』現今,每年三月23日都有遊走天后宮媽祖聖誕的重大慶典,旗山信徒狂熱的慷慨捐輸,民眾組民俗技藝隊、宋江陣、八家將、車鼓陣、獅陣等十大神轎紛紛出籠,龐大隊伍繞境旗山街道,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參加觀賞,堪稱旗山每年盛事。
  然而1937年發生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如火如荼的展開,到了1941年,日本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強迫各寺廟日本化,凡未符合其要求者,輒加廢止,舉行『寺廟神昇天祭』, 將泥塑木雕神像推動焚毀或送南方土俗博物館,當時,旗山天后宮除了鎮殿媽祖被暗藏保護完好無損外,其餘諸神皆被日人強制收刮集中訓練兵廠焚燒,付之一炬。戰後,信徒再陸續收購或請人雕刻補齊眾神,否則天后宮應該是會有更多超過百年的神像古物。旗山天后宮,在內門觀亭紫竹寺重建後,該建築已算是旗山地區歷史最優久的古蹟,無論如何,我們應該要好好保護這座古蹟。

2、 關於天后宮的形成
  1815期間,街民提議何不興建一座天后宮奉祀媽祖,祈求媽祖神恩永庇庄民。地方上德高望重先生及文人貢生等,有共同的理念,開始籌備興建天后宮事宜,研討廣泛交換意見,地點選在蕃薯街西側,由黃群生先生捐一匹土地作興建廟地。即派出專人往唐山聘請一流廟宇建築師傅設計,順道接納建築師傅意見,就地大量採購福杉及花崗岩石材料等運回蕃薯寮街,擇良時及日破土動工,興建羅漢門外,唯一的大建築工程,堂構華偉,雕樑畫棟,一座美輪美奐的天后宮,在道光四年竣工完成。廟內庄民虔誠膜拜,燃點香煙繞樑不絕,祈求媽祖威靈顯赫保境佑民,創下羅漢外門庄蕃薯寮街史上新的一頁。
  另一說建於嘉慶21年,為五尺八寸軟身媽祖。據父老傳言:乾隆年間,閩、客,械鬥,美濃客家人圍攻里港,撤退時並將里港媽祖廟一尊媽祖金身欲抬回美濃,但到手巾寮附近路上即碰上由旗山來救里港居民的義民,因此放下媽祖及神轎而逃,旗山人向媽祖請示要住旗山或送回里港,媽祖回應要住旗山,遂由旗山人迎回供奉,成為旗山媽祖。

3、天后宮的建築
  旗山天后宮建於1816年,至1824年落成,位於旗山街中山路與延平路,其廟座西向東,前有廣場,靠馬路有新建牌樓,頗有牡丹總要綠葉相襯之效。台灣的媽祖廟建築外觀頗為相同,台南大天后宮、旗津天后宮等造型與本宮頗為神似,色彩瑰麗繁複,講究上下對稱,左右均衡的的美學原理。本宮正殿脊項為雙龍高拜三仙,配置動物人像均色彩艷麗,前殿門下有梅蘭竹菊的裝飾花窗,斗拱由十字斗拱、偷心斗拱、插拱結合而成,屬華南系統的剪貼、浮雕、三川門壁飾;而疊斗、花堵石鼓、石珠、石牆、木雕、蜘蛛結網等,由於年代久遠呈現出古樸的味道,堪稱古色古香。內外殿各一對石刻龍柱,前殿廟簷前一對石獅鎮守,造型獨特,頂有趣的。

(二)、五龍山鳳山寺
  旗山五龍山鳳山寺大佛於五十年代,應該是南臺灣『第一大佛』,會引來如此多的遊、香客,『大佛』是條件之一,而濟公活佛行醫救世更是風靡全國,五十年代據說連他寺中井內聖水,均可以治病,求取者更是絡繹不絕。
『五龍山鳳山寺』由草創時的正殿,歷經四十八年,因為主事者的用心經營,除增設多項硬體設施、園景外,包括原本貼磁磚歷經二十幾年風化層脫落不雅的濟公大佛像,幾年前予以全面整修,更加亮麗,使該佛寺變成旗山地區以宗教出發而兼具旅遊觀光景點。『五龍山鳳山寺』香客雖談不上人潮洶湧,但香客進出之人數可是各廟宇無法比擬,可見『五龍山鳳山寺』眾神之神力。

五、古蹟建築特色
旗山的建築非常豐富,相當有特色,堪稱『地方建築的寶庫』。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旗山早期的建築物
  由原住民、平埔族和漢人所遺留下來,這些建築物目前可看到的有:竹屏、土屏、竹管厝、土埆厝、和紅磚厝。它們的材料,大都以自然物為主,例如竹子、土塊、石頭等,形式簡單,只講求遮風蔽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旗山天后宮,其建築是依照台灣南部各地媽祖廟樣式而蓋的,它的木造結構、斗拱、裝飾及石材雕刻,皆來自唐山,雖然經過好幾次的整修、擴建,仍然保持閩南廟宇的風味。
(二)、旗山全盛期的建築物
  大多建於1880年至1940年,由於漢人移民逐漸增多,旗山出現頗據規模閩南式建築,如:吳厝三合院,由於吳家人口眾多,他們獨自形成一個社區性的天地。
  此外,日本時代規劃旗山的街道,結合台灣原有的街屋,形成石拱亭仔腳,石拱迴廊是利用大大小小的砂岩石塊堆砌而成,石拱圈的半圓部份是藉由馬蹄形的砂岩石組成,層層相疊,最後利用中央的拱心石將整個拱圈串聯起來,為西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特有做法。此乃日本留歐美之建築師所設計,設計時仍有考慮當地文化特色,石材取自旗尾山的砂岩,並保持石頭的原色,同時詢問居民之需要與意見,採用平房式建築,並為一樓商家設計店面,以供行人遮風避雨之用,同時也是日本人尊重本土文化的最佳例子。
  日本人刻意經營旗山,設有旗山糖廠,運輸蔗糖及旅客的小火車站,融合了歐式與日本式的風格,樣式獨特典雅。最後,目前旗山非常值得介紹的建築物是,位於中山路上,模仿巴洛克風的洋樓街屋,不僅施工精緻,而且富有裝飾性,同時也表現了當時匠師的手巧。

(三)、旗山現代期的建築物
  大都建築於1955年至今天,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臺灣經濟蕭條,60年代的旗山,唯一可提的建築物是,位於旗南路的天主教堂,這座天主教堂是由西班牙神父所建造,教堂的正面是模仿文藝復興後期所流行的對稱尖塔,西側則是重複的尖拱高窗,做工相當精緻,是當時難得一見的代表作。
  在鼓山公園下的長老教會,原有的禮拜堂保有臺灣樣式,紅瓦白牆,磚柱迴廊。後來在它的旁邊另外再建的禮拜堂融合歐洲、日本建築,有尖弧的山頭近似馬背,還有三孔、尖拱式的入口處。教堂左邊則是突起的鐘樓,也是日本時代大正時期的教會建築。而90年代,長老教會重建教堂,頗有現代主義的精神,注重教堂的造型性、色彩的裝飾,以及營造內部空間的氣氛。

五、地方產業
(一)、香蕉
  旗山是生產香蕉的重鎮,以鄉鎮而言,論生產面積密度與產量皆冠於全國,故旗山有『香蕉王國』的美譽。
日治時期至六0年代全台人民生活尚處貧窮之際,旗山鎮獨拜適合種植青色寶玉—香蕉之賜,在台灣青果社旗山地區香蕉產業工程的帶領下,展開空前未有的經濟功能,大量外銷東瀛,大大改善居民生活,成為南台灣山城最風華時代,居民蓋出西洋式樓房群,中山路上行人是摩肩擦掌,十八家風花雪月場所是夜夜笙歌,寬廣的高雄客運旗山車站更是漢、原住民,三教九流聚集一堂之地。
  香蕉在當時帶給旗山人民龐大財富,昔日的蕉農就等同於富貴的象徵。近年來菲律賓已從旗山手中奪走日本這塊市場,香蕉出口量大為減低,現在的旗山人大多把香蕉當作夕陽農業,除了老蕉農外,年輕人對於蕉園農作興趣缺缺,香蕉產業逐漸凋零。

(二)、甘蔗
  糖業發展在旗山是扮演奠基的角色。日治時期,日人有計劃的建立現代化式糖業,訂立許多獎勵方案,以保障製糖原料甘蔗的供應不虞缺乏。1908年(明治41年)旗尾製糖株式會社,展開籌備植蔗製糖計畫作業,首要工作就是建築運輸原料甘蔗鐵道,著手招募大批外地勞工,他們辛勤勞苦建築軌道基礎工程,礙於工作關係,暫時就近在工地附近,搭起簡陋草寮棲身,安頓眷屬暫居。接著,旗尾製糖株式會社,需要幅員遼闊種植原料甘蔗地,著手辦理僱用農事工人,開墾荒野原地,勞工們任勞任怨努力工作開墾蔗園,龐大人潮湧入蕃薯寮街,川流不息的勞工們將工資拿到蕃薯寮街採購消費,造成蕃薯寮街的繁榮。
  直到戰後,台糖打開國際市場,日本、東南亞和中東外銷市場需求旺盛,成為早期台灣農業賺取外匯的主流。台糖的小火車,除了運送糖料之外,還順便搭載乘客,在交通不便的早期社會中,扮演極重要的運輸角色,使旗山人與糖廠產生互惠互利的關係。
  無奈好景不常,目前蔗糖年產量銳減,旗山糖廠也預定在不久之後停產蔗糖,很快的這座具有時代使命的製糖工廠也將成為歷史古蹟,供給人們無限的追思與懷念。

六、結論
  『鄉土情』是傳統農業文化中所保留下來的人情,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講究的是真情互動,以最真的情感來對待真正的友誼,然而旗山就是一個以情著稱的小鎮。
  一走進旗山,隨即就會感受到一股濃厚的鄉村風味,熱情的鎮民、口齒留香的小吃是最容易讓人深刻體驗,然而在純樸風情之下的旗山,本質上是一個歷史小鎮,無論是從它的開發史或是宗教建築來看,其重要性與代表性都是不容小覷。
  以旗山舊稱『蕃薯寮』之名來說,不僅讓我們瞭解,旗山除了近年來香蕉、甘蔗聞名中外,旗山『蕃薯』在過去也曾引領過風騷,恰巧台灣地形有如『蕃薯』一般,『蕃薯』的生命力代表了台灣人求生存的性格,能為旗山古地名,也是一件值得欣慰之事。
  此外,從廟宇建築所代表的意義來看,旗山人民的信仰中心—『天后宮』不僅能夠慰藉人心,更是象徵聚落發展,凝聚社區意識的『廟埕文化』之一,同時也結合官紳、地方人士,共同展現信仰與公權力的祭祀空間,在信仰背後,顯見官方與地方人士試圖藉信仰維護公權力,來改善地方秩序的意識。
  旗山在早期時是民眾入山採蕉、取樟之地,隨著現代化製糖業的發展,促使經濟迅速繁榮。雖然受到時代遷移的影響之下,昔日素有香蕉王國的旗山府城,光彩不在,但遺留下來的繁華市街的確深植人心。
  在這座純樸的旗山鎮內,人民濃厚的鄉土情是維繫整座村落的主要原因,地方情配上人情,將旗山襯托的更加富麗堂皇,更加饒富熱情。旗山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小鎮,期待它在未來發展的腳步中,能堅持保有傳統,保有原味,讓這古色古香的小鎮,停駐在每人最熟悉的蕉城人情中。

七、參考書目
(一)政府出版:
1、簡烔仁《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3年1月)。
2、《高雄縣文史專刊第三輯》,(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
月)。
3、《高縣文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6年6月)。
4、《高雄縣定古蹟『旗山天后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2年8月)。
(二)民間出版:
1、《南台灣高屏澎最佳去處》,(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2003年3月)。
2、沈文台《台灣老街圖鑑》,(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11月)。
3、李世榮《台灣的老鄉鎮》,(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年6月)。
4、黄迢水《台灣的老街》,(台北縣:遠足文化,2002年5月)。
5、蔡文章《高縣風情》,(台北市:愛書人雜誌有限公司,2004年3月)。

(三)地方刊物:
1、曾茂源(旗山鎮原蕃薯寮街的由來),(蕉心社刊,2000年,9月1
日)。
2、曾茂源(旗山地名更迭始末探微),(藍天地方文史刊物,2004年,5月1日)。
3、曾中宜(再論蕃薯寮地名由來),(蕉心社刊,2001年,8月1日)。
4、曾中宜(旗山大事記新說),(蕉心社刊,2002年,5月1日)。

旗山鎮位於狹長的高雄縣中段,緊鄰著屏東縣,東接杉林、里港、美濃,西鄰內門、田寮、燕巢,南鄰大樹、九如,北至杉林和內門的交界。整個鎮包括嶺口、尚和、溪州、中寮、北勢、旗山、鼓山、圓潭、旗尾、手巾寮……等。總面積有94.6平方公里,人口約四萬七千人,為高雄縣第三大鎮,目前轄內有25個行政里。它是楠梓仙溪所沖積的一狹長平原,當發源於玉山山麓之楠梓仙溪(旗山溪)橫亙旗山,將全鎮分為東西二暗,東岸是旗尾,西岸是旗山鎮的中心地區。但由於境內山脈錯縱,地形起伏,因此開發不易,至今仍是純樸的農業型鄉鎮。詳情見《高縣文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6年6月),頁13。
1755年時(清乾隆20年),羅漢門里的內埔、中埔、觀音亭、腳帛寮、蕃薯寮庄等五庄,為大傑巔社、新港社及漢移民混合居住地。1760年(清乾隆25年),當時的旗山,記載由內門騎到『大傑巔社』十二里(四公里,大傑巔社約在現在的旗山市中心一堡),而且當時,『施里莊』、
『北勢莊』還是『大傑巔社』的社地。詳請見曾中宜(歷史旗山-平埔族人)、(大傑巔社遺址—西拉雅族在旗山),《旗山奇》網站。

見於簡炯仁《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大傑巔社拓墾『羅漢內門、外門山』》,(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3年1月),頁51。

『羅漢』乃原住民對當地的地名稱謂;門則門戶、關卡之意,為漢人劃分裡外的界域概念。參考《高雄縣定古蹟『旗山天后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2年8月),頁19。

1698年(清康熙37年)開始學堂教育。使用「三字經」作漢字學習教材,對平地原住民(平埔族),一方面進行平地原住民的漢化,一方面半強制地將漢民族的姓『賜』給原住民。賜姓比較普遍的,有潘、劉、陳、林、李等等,其中尤其以潘為最多。據說,因『潘』與『蕃』發音接
近、又『潘』字裡有『田』也有『水』,平地原住民所喜愛又不背祖。詳情見曾中宜(旗山憶往),《旗山奇》網站。
高雄縣原住民的分佈,平埔族是以西拉雅族的馬卡道族為主;高山族則是南鄒族、布農族、魯凱族的下山社。請見《高縣文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6年6月),頁27。

1640年(明祟禎13年):荷據已提到屏東平原有力力、茄藤、放索、阿猴、上淡水、下淡水、塔樓、武洛共八個平埔社。沒有大傑巔社記錄,推測活躍於高雄縣山區大傑巔社人,可能生存於封閉淺山區,未被荷蘭人、漢人發現。詳情見曾中宜(旗山憶往),《旗山奇》網站。

參考簡炯仁《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大傑巔社拓墾『羅漢內門、外門山』》,(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3年1月),頁45~47。

同2,頁51~54。
參考曾中宜(旗山憶往),《旗山奇》網站。

滿清進入南臺灣,在『荷蘭』、『明鄭』建立下的基礎,對南臺灣『平埔族人』是輕輕鬆鬆佔領;平埔族人的傳統領地縮小了,荒野獵場劃為墾地。滿清駐臺官員然後將荒野獵場自用或提供給財團,財團當『業主』,招『閩、粵人』奴隸、奴工前來做『佃農』、『傭工』墾殖。滿清對平埔人唯一可取的是,『業主』上繳官府稅收外,仍須付『番大租』給原來領地主人(平埔族人)。參考曾中宜(旗山古今漫談(一)),《旗山奇》網站。

1703年(清康熙42年):汀州人進入內門開墾,每被土番鏢殺,或放火燒死,割去頭顱,官弁詰捕,即旋往相近者木岡(南化)、武洛(里港)、大澤機(里港)、內優(美濃)等社隱匿,緝治困難。因為當年清廷對平埔族仍歸類「土番」,而可見當年南化木柵、里港武洛、大澤機、美濃平埔族是同一族群,故會幫忙掩護。1722年(清康熙61年):【臺海使搓錄】:塔樓社外大武崙、內卓佳莊、武洛社外大澤溪口俱立番界之石為界。由此可見,里港以東、以北(包括現在旗山、美濃,大傑巔社仍未漢化)仍屬番界。1731年(清雍正09年):台灣府誌:大傑巔社(熟番)在羅漢門,原屬鳳山縣港西里,改歸台灣縣羅漢門庄。舊制台灣縣至內門、旗山交界越崎嶺,嶺東(現旗山)為鳳山縣。1734年(雍正12年)以前,現今旗山鎮隸屬於鳳山縣,乾隆初年才改隸於台灣縣。詳情見曾中宜(旗山憶往),《旗山奇》網站。

蔡、鄭氏應該是第一批向清朝駐台官員取得墾照的『富戶』,或『旗山業主地區代理人』,共同引進泉州閩南人傭工入墾旗山,與以前漢人流動性進入旗山,以物易物商人有所區別。參考曾中宜(旗山古今漫談(一)),《旗山奇》網站。

嘉慶年間,地方發展日盛,文人雅士日多,蕃薯寮街也被雅稱為『歡慈寮街』。參考自李世榮《台灣的老鄉鎮》,(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年6月),頁151。

『大傑顛人』據臺的滿漢官員問他,你們那一族,旗山平埔人告之:『大傑顛人』。問他們,這是那裡,旗山大傑顛人回之:「祭地(施里),神住的地方」,因此施里是平埔族的語言。參考曾中宜(旗山古今漫談(一)),《旗山奇》網站。

平埔語『施里庄』在唐山漢人閩南語讀音『死汝庄』認為是不雅語音,被往來商旅客戶稱呼此地為『蕃薯寮』。詳請見曾茂源(旗山地名更迭始末探微),藍天地方文史刊物,2004年5月1日。
1742年(清乾隆7年):在清【鳳山縣誌】中出現有旗尾庄名。早期的臺灣『庄』就是漢人居住,或『漢平混合部落』;而『社』呢?就完全是原住民(包括平埔族人)部落。參考曾中宜(旗山憶往),《旗山奇》網站。

1883(清光緒09年):【鳳山縣誌】鳳山縣閩、粵械鬥。【台灣縣誌】蕃薯寮(旗山)改太平莊(台灣縣誌另註,台灣知縣所發租目改定的喻示:為【太平莊】,但民間仍用蕃薯寮為地名至日治地方改正)。參考曾中宜(旗山古今漫談(一)),《旗山奇》網站。

1920(大正09年):旗山由太平庄改為高雄州旗山郡,下轄一街(蕃薯寮街)。參考《高雄縣鄉土史料》,(台灣省文縣委員會,1994年1月),頁46。
詳見《高雄縣定古蹟『旗山天后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2年8月),頁25~30。
詳見《高雄縣定古蹟『旗山天后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2年8月),頁35~37。

參考自《高雄縣文史專刊第三輯》,(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月),頁50~53。
詳見《高縣文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6年6月),頁50~65。

『軟身媽祖』:手腳都能靈巧活動。參考《高縣文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6年6月),頁45。
詳見《南台灣高屏澎最佳去處》,(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2003年3月),頁146~150。
詳見(旗山建築),《旗山奇》網站。

詳見《南台灣高屏澎最佳去處》,(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2003年3月),頁90。

石拱亭仔腳:即騎樓,並非紅磚造,而是石造;用一塊塊大石頭堆砌成圓拱型,石頭表面沒有鋪水泥或其他磚飾,完全保持石頭土黃原色。參考《南台灣高屏澎最佳去處》,(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2003年3月),頁92。

旗山糖廠:創造於1911年,位於中山路、復興路交叉口,於70年代停駛。建築物融合維多利亞式及哥德復古式風格,風格形式介於英、日混合式樣,木造間磚造建築,由於木架構成垂直水平,具有長短不一的節奏感,搭配木皮疊壁及窗戶框條的細調變化,而在屋頂左邊有一凸出屋脊的尖塔式八角錐體,和右角三角形三頭,使其樣式與面積視覺平衡而不失活潑,且有安定之美。屋頂石棉瓦採對角線排列組合及魚鱗式組合,構成活潑的基調。參考自蔡文章《高縣風情》,(台北市:愛書人雜誌有限公司,2004年3月),頁78。

詳見曾茂源(蕃薯寮街百餘年來滄桑史),(蕉心社刊,2000年6月1日)。

據蕉農回憶,當時蕉價好,六株香蕉的收成,就夠做一套上等英國進口西裝,比起現在種一百株也換不到,簡直是天壤之別。詳見陳秀蘭(香蕉王國一頁滄桑史),《旗山奇》網站。
詳見曾茂源(蕃薯寮街百餘年來滄桑史),蕉心社刊,2000年6月1日。

 

認識台灣的起點~旗山奇
EditRegio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