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邑文學獎得獎人代表致詞 / 六月

  三十幾年前,我從旗山高中畢業,獲得縣長獎,由余登發縣長親自頒獎。三十幾年後我在另一位余縣長任內獲得高雄縣鳳邑文學散文創作獎,前後兩位縣長,一位是爺爺,一位是余家孫輩,我想不只是本人的榮幸,也是余縣長家族的驕傲,從威權的六十年代「黨外」人士至如今的在野黨,余家班的施政品質,可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獲得縣民的肯定及支持,得以長期在高縣執政,這也可說是台灣在經濟奇蹟之外的一項民主政治奇蹟,值得一書。
  本人從事文藝創作已有十七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太短,十數載行來,雖然堅持走純文學路子的理想始終如一,卻也是寂寞如一。在台灣,文學創作的路的確是非常寂寞的路子,有人默默的創作幾十年也不一定能獲得一點掌聲,像前輩鍾理和先生,一直寫到生命的盡頭,辭世後才獲得應有的尊崇。文學書更是當今書市上的冷門貨,幾年寫上一本,好不容易獲得出版,也常常叫好不叫座,能賣上一兩千本就不錯了,不像影歌星的寫真集一刷就是幾萬本,賣得洛陽紙貴。整個社會大環境文風不盛,對作家的生存是項非常嚴苛的考驗,在台灣要靠寫作吃飯可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今天所以還有人默默的從事筆耕,多半是靠興趣支撐,以及一點延續文學香火的使命感,本人這本集子「天色漸漸光」就是在這樣的創作心情下寫就的,每篇文章都只是生活中平實的小故事,有情無色,在當今這樣的大環境下,沒有煽情亦即沒有市場,發表時,間或有稀落的掌聲,如無結集成書,它們終不免寂寞以終。
  今天,高雄縣政府主辦文學鳳邑獎,鼓勵創作,並提供豐厚的獎金做實質的鼓勵,以一個縣籍單位來說,這樣的獎勵算是大手筆的。最重要的是由此亦能一窺縣府的眼光與魄力,除了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外,還能兼顧文化的發展。的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得再壯大,如果沒有文學、沒有藝術,而成了文化沙漠,這個國家所呈現給世人的面貌將是一個唯功利主義的國家,一旦經濟衰竭了,將可能變得一無所有。
  我很感激「天色漸漸光」這本散文集能獲得評審一致的肯定而獲得這項文學獎的榮譽,也謝謝在本集子成書過程中所有為此付出心力的工作人員。


先生陪同領取鳳邑文學獎

( 八十七年十二月廿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