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家首頁】【回旗山奇首頁


旗山老住民探源再續

  距今一百0七年,日本帝國剛由滿清政府手中接管臺灣的第三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於一八九五年自願來此瘴厲甚重的日本新版圖-臺灣,初以臺灣總督府的雇員起用,從事山地事務調查。伊能嘉矩主要「山地事務」工作之外也記錄下一般臺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本章摘錄詮釋,日本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的十月九日,伊能嘉矩由臺南城出大東門,目的地是採訪蕃薯寮(現高雄縣旗山鎮)蕃地事務部份。
日治初,旗山對外交通除了繞道里港、嶺口、楠梓往鳳山縣城外,往西到臺南有二條路,一條就是現在出樂和路經馬頭山、鹿埔、古亭、大崗山高爾夫球場前經龜洞、關廟到臺南,另一條則越羅漢門嶺,經內門(現南屏公路)到臺南。日治初,這些通道沒有一條是平坦道路,除了必需越溪渡河外,可以說是灣延崎嶇不平,有的地方甚至於簡直只是羊腸小徑。
  伊能嘉矩走的是龜洞、田寮古道,當日夜宿現在關帝廟街(目前關廟鄉),十日走灣崎庄(目前關廟鄉田中村)休息片刻,中午抵達古亭坑庄(目前田寮鄉的古亭村),因為下豪雨,夜宿在庄民柯榜的家中。十一日伊能嘉矩由古亭坑庄出發,經過打鹿埔庄(目前田寮鄉鹿埔村),當時打鹿埔庄仍是平埔族村落,伊能嘉矩因為趕路,並沒有在打鹿埔庄停留採訪,後就翻越烏山山脈尾稜(目前已推平的旗山鎮大平里樂和路),進入蕃薯寮街,投宿於蕃薯寮撫墾署署內公館。
  伊能嘉矩記述者,蕃薯寮是清人所稱的「羅漢外門」之地;最初,蕃薯寮屬於西北方大傑巔社的一部分,大傑巔社尚維持領有二仁溪上游羅漢門山內、外兩地(目前的內門、田寮鄉及旗山鎮)。伊能嘉矩訪問居民,據稱,距今二百年前(約一七九七、清嘉慶年間),有漳州人從鳳山移居於此,漳州人來此開墾田園時曾嘗試種植水稻,卻因為水土關係沒有成功,就改種蕃薯,因此地名叫蕃薯寮,現有住民有三四五戶,一六一六人(其中,男八二四人、女七九二人)。
  一百年前的旗山鎮只有三四五戶,與目前筆者家鄉(里港鄉土庫村)比較,跟一個村戶口剛好差不多。日本統治臺灣後,即切斷閩、粵移民臺灣的臍帶,昭和11年(民國廿五年、1936)安倍明義「臺灣州郡市街庄人口統計」,旗山街有二萬二千玖佰玖拾玖人,這比日治初一六一六人,短短四十一年成長了十五倍的人口,二萬多人是如何跑出來?都市人不可能大量移居旗山,只有田寮、內門鄉及臺南沿海鹽分地帶鄉鎮及桃、竹、苗縣因謀糖廠工作而移入。
  其實最主要的因素是,旗山在清朝是瘴氣之區,日治時代環境、衛生的改善,老原住民人口就非常自然快速滋長,可見旗山鎮的發展是在日本人統治之後,而且這些人口,有大量的平埔族人口成長。談到蕃薯,日治時代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第二0五號「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當年一圓可以購買豬肉五斤十二兩。一圓平常可購米二斗五升,米貴時,一圓僅購米一斗二升,蕃薯每百斤四百文,貴則千文。
筆者手中資料,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的時候,糖廠內當名臨時工(季節工),每天的工資約在四至六毛錢,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中國的銀圓一圓,約兌換日圓0.九,日治初的臺地,銀圓、日圓通用。所以說,不管銀圓、日圓,價值絕對比四十五年後的所得面值大,人民一日勞力所得應該只有一、兩毛錢,可見當年豬肉、米均非常貴的食品。因此蕃薯仍是台灣平民、勞力階層的主食;為什麼?蕃薯是台灣平民、勞力階層的主食,更可由下面統計資料看出,蕃薯當時仍不是養豬的飼料,而是臺灣人民的糧食。
  大家來看日本據臺初期,「臺灣日日新報」統計報導,明治三十年台灣向中國大陸輸入生豬116,001噸,可見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的時候,臺灣沿海都會區豬肉全部依賴向中國進口,臺灣島內住民養豬仍屬粗放階段,逢年過節祭祀用品,產量少無法供應市場。到了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台灣向中國大陸輸入生豬急速降到592噸,原因是因為台灣耕作技術、水利提升,水稻種植產量增加,尤其大正年間,蓬萊改良米的出現,全面改變臺灣人的飲食習慣,蕃薯才大部分轉變為養豬飼料,養豬業逐漸興盛。
  又根據「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報導:台灣總督府於大正九年(一九二0)由歐洲引進十七頭純種巴克夏種豬及雜交豬二百二十四頭,以改良臺灣的土生豬肉品質,到了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因為品種的改良及衛生設施之普及,台灣養豬的頭數達到一百八十萬頭,除內需外,尚有十萬多頭可以銷往香港。
  所以我一直強調,旗山舊地名「蕃薯寮」是非常有意義,套句現在的民生物資產業用語,「蕃薯寮」就是「糧倉」。當年的旗山,出產的「蕃薯」,可是養活多少南臺灣新舊住民。現在我們在來看一筆資料,大正十三年(民國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一日,日本探險學者森丑之助來到東港,如此敘述:「東港是高雄以南唯一的貿易港,港內停泊著多艘來自中國的戎克船,岸邊有堆積如山等待船隻運出的蕃薯籤(曬乾的地瓜細條)。」可見「蕃薯」當年還是為臺灣賺取外匯外銷中國的農產品呢?
  伊能嘉矩於十四日,從蕃薯寮出發,涉過小溪(現在的溝坪溪)後,步行到口隘庄(現在旗山鎮圓富里),伊能嘉矩說,從這裡起,就是屬於羅漢外門的大傑巔社蕃人的居住地,現在有漢人與他們雜居在一起,社蕃已經不記得古語了。然後,伊能嘉矩到中隘(現旗山鎮中正里)訪問,庄內大傑巔社蕃與漢人混居,也沒有人記得古語。
  繼續到尾庄(尾隘庄,現旗山鎮大林里與杉林鄉交界),尾庄一樣地,也是大傑巔社蕃與漢人混居。伊能嘉矩當時召集了庄內男女老人,包括一個七十一歲的老婦,查証其語言,也採到一些口碑。七十一歲的老婦說:「我們族人自稱Ttau,最初住在蕃薯寮街附近,一百五、六十年前歸附清廷以後,漢人掠奪我們的土地,在清乾隆二十八年遷到口隘這個地方,開基祖的名字叫Tamoren。」
  伊能嘉矩扼要的說,屬於羅漢外門的大傑巔社蕃,現在主要佔居於口隘、中隘、尾隘三庄,以及庄與庄之間的地方的地方,總共只有七十五戶,二八0人。大家不要認為七十五戶平埔族是少數人口,當時的臺灣跟現在世界上大部分開發中的國家一樣,是地廣人稀,不管漢人、平埔、山地,一個村落擁有二十戶以上可是大部落了。
  隨後,伊能嘉矩到屬於溪東里的杉林庄(高雄縣杉林鄉),伊能嘉矩說,從這裡開始起就是「四社熟番」的地盤了,伊能嘉矩投宿於溪東里執事張倍英的家中,召集庄內的老番採集口碑。「四社熟番」就是清朝,台中的林爽文抗清,臺南東北方的「西拉雅族」協助滿清平台亂後,滿清政府以有功於朝廷,名為賜地,實則在幫清廷防原住民出草及控制閩、粵移民的潛在叛亂。
  由上資料可以看出,大烏山大傑巔子民,最先漢化的是居住在路竹、岡山、阿蓮、田寮、燕巢、大社等臨海鄉鎮。內門、田寮旗山的,在一百年前,才逃不過被漢化的宿命。清朝時,沒有文字的平埔族,因使用「漢文化」講閩南、客家話的百越人移入,強勢的閩、粵文化、風俗及生活習慣,使臺灣平埔文化、風俗及生活習慣,日治初才被完全被改變。
  百年前伊能嘉矩所著「台灣踏查日記」,對台灣風土民情著述甚多,對旗山地區人文演變「正史資料」有非常明確的交代,非常難能可貴。大傑巔社人說,漢人掠奪他們的土地,筆者認為言過其實,為什麼呢?大傑巔社人是奉清朝政府之命,北上防蕃(現在叫做原住民)。依筆者見解,早期番薯寮街上的土地大傑巔社人即使耕作,依平埔人的個性,樂天知命夠吃就好,而且大部分土地是供牲畜生哺狩獵地,以補充肉品。
  旗山未興築「旗山圳」之前,精密農耕因地形、水源有其困難,因此平埔族並未有效開墾。大傑巔社人因沒有儲蓄習慣,常積欠清朝官府稅餉,為了向一個外來侵略政權繳稅,加上曾到此經商的鳳山、臺南商人,挾巨資遊說大肆購地,大傑巔社人只有把故地賣了,移往較偏僻的圓潭。鳳山、臺南的商人才有機會召閩南的「佃農」、「傭工」入墾。平埔族北移後,沒想到,開闢後的圓潭土地耕作比旗山鎮內好。臺灣土地的變動,古代如此,現在仍然一樣,今天路竹王家坐擁新光里後山的大片土地還不是如此。
  日本據台治安穩定後,整理清代混亂的戶口及土地登錄,至此,全臺灣的平埔族戶口登錄時完全自動去除本姓(事實平埔族沒有明顯姓氏),冠上漢姓。住民除了自願搬遷外,任何族群已無法以非法手段強佔土地,所以我說,日治初,旗山地區既然尚存在大量的平埔族,就從沒有在離開。但是今日旗山鎮口隘、中隘、尾庄雖然已經看不見守隘的羅漢門「大傑巔社」的老住民,其實,您如果稍微深入觀察,他們的後裔仍然處處可見,只是他們絕對不會承認。我並沒有心意要誣蔑臺灣人的血統,只是希望喚起臺灣人瞭解真正的「臺灣魂」,別去中國「認祖歸宗」,遺笑大方。
  筆者日前偕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陳教授前往旗山鎮中寮里(中寮山)做田野調查,林姓在中寮里是大姓,一位林姓耆老非常好意,拿了一本民國五十四年出版的族譜給我們兩人觀看,您猜那本族譜是如何?是臺南一位林姓宗親所寫,由旗山鎮公所編印,可以說,該本族譜全臺灣地區林姓全部可以通用,我倆瞄了一下,我原本備好的數位相機並沒有打開,也未抄下筆記,雙手恭敬奉還予以致謝。陳教授是專門學者,身上可能有此文件,所以沒有認真看,但我看了,認為那是一本併合的族譜,非常有爭議性,也就是「愚民政策」產物,因此只有謝過林姓耆老。
  臺灣自清、日治、民國以來,統治者一直對臺灣新、舊住民採「愚民教化」,加上臺灣光復後,前政府五十年來強力推動「中國化政策」,變成,套句佛光山星雲法師的話:「臺灣都是中國人」。但我要說,臺灣人是舊住民加上逃離極權、飢荒帝國的新住民開創的新天地,國家目前是「中華民國」,而且如果出生在臺灣,就絕對不是純正中國人。
  我只是希望大家認識自己,祖先以前就一直告訴我們,臺灣人跟北京人是完全不同人種,由臺灣一句自古流傳俗語說:「臺灣牛,牽到北京也是牛,」即知明確。所以我說,如果不以長期所居土地來對國家的認同,光以血統其中一部分來認同國家,目前國人娶外籍新娘非常多,已近百萬人,那臺灣豈不將變成「中國、越南、泰國、印尼綜合國」。

關廟山西宮舊廟

關廟山西宮新廟

古亭古道日治建吊橋

樂和街古道側地基主


回作家首頁】【回旗山奇首頁